尹建莉《中國青年報》(2014年09月10日12版)
  9月1日上午8點15分,廣東省惠州市第一機關幼兒園開學首日,不少家長隔著學校圍護牆向內張望和拍攝。CFP供圖
  尹建莉和阿拉伯小女孩合影。
  9月8日,四川宜賓一名12歲的男孩小凱因放假睡懶覺沒起床做作業,怕遭媽媽暴打,翻出卧室窗躲在雨棚板上。親屬正在勸導他。CFP供圖
  家庭教育研究者、《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翻譯了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一首詩印在她新書《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的封面。在她看來,“這首詩值得每個母親(也泛指父母雙親)去傳誦和牢記”。
   《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他們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兒女
  經由你生 與你相守
  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
  給他們愛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見地
  給他一個棲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關閉
  他們的靈魂屬於明日世界
  你無從闖入 夢中尋訪也將被拒
  讓自己變得像個孩子
  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複製
  昨天已經過去
  生命向前奔涌
  無法回頭 川流不息
  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
  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
  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
   “有本事”的家長為何培養出“沒出息”的孩子
  家庭生活中的“控制”常常在不經意間發生。而且我發現,家長的社會化程度越高,這種控制越容易發生。所以我們會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某些父母能力非凡,事業成功,社會地位出色,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很用心,可他們的孩子卻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沒成為出色父母的“翻版”,卻幾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
  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背後的深層原因正在於父母的強勢。
  有位重點大學的教授,她自己當年從農村考大學進入城市,一直讀到博士。老公是她大學同學,也從農村考上大學,能力非凡,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總經理。他們有一個兒子,叫曉航,已上大學。
  本來這該是一個多麼令人羡慕的家庭,但現在一家人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兒子曉航雖說是上大學了,可高考成績並不理想,勉強上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學校,這已經讓父母深感失望。更糟糕的是,從第一學期開始,他就有幾門課考試不及格,到第二學期有更多科目不及格,且開始不去上課,整天打網游,幾乎不和同學交往。父母沒收了他的電腦,他就到網吧,通宵不回宿舍。到學期結束時,不參加考試,以至於學校給他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再這樣下去,就要開除。
  當這位母親先給我寫郵件陳述孩子的情況時,我就有強烈的直覺,估計是他們對孩子的管理出了問題。待她專程來找我咨詢時,經過細緻地瞭解,我幾乎看到了孩子的現狀和父母教養方式之間全部的因果關係。
  父母在學業上勤奮、工作上自律,踐行了知識改變命運、奮鬥改變人生的箴言,於是,他們要把自己的行為全部推廣到孩子身上,錯誤也就從這裡開始了。
  據教授說,她從兒子一齣生,就註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認為這是一個男孩兒成長為男子漢必備的條件。所以從孩子稍懂事起,就為孩子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和行為規範,如果孩子不聽話,媽媽爸爸就會提出批評,生氣了也會打孩子。
  學前階段,曉航都表現得非常聽話,也很聰明,顯得比同齡人出色。上小學後,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她給孩子制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規定必須幾點鐘到幾點鐘寫作業,每天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個小時,閱讀不少於一個小時,必須幾點睡覺,考試錯誤率不許達到百分之幾以上。
  開始孩子還表現得不錯,每天都能按照家長的規定去做計劃中的每件事,成績也不錯,總在班裡前幾名。但孩子的自覺性好像一直不能培養起來。日復一日,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催促和監督之下才能完成,沒有一件事不磨蹭,從早上起床、吃飯到晚上寫作業、洗澡直至睡覺。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變得逆反,似乎凡父母的主張,他都要抗拒。
  比如在選擇課外班方面,家長覺得孩子太內向懦弱,為了培養男子漢氣質,給孩子報了跆拳道班;考慮孩子經常在學習上不專註,為鍛煉他的專註力,報了圍棋班;聽說游泳最能強健身體、塑造體形,又給孩子報了游泳班;同時,為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又單獨請一位老師教孩子吹薩克斯。選擇這些課外班,家長都是再三考慮過的,曉航卻一個都不接受。這些不如意的表現,尤其惹得他爸爸生氣。
  曉航父親做事雷厲風行,是位系襯衫紐扣都會想出不同的方法以節省時間的人。他在外是出色的總經理,無意中回家也常常當“總經理”。和孩子有限的相處中,多半是在“檢查工作”和“發號施令”,交流方式總是很武斷;並常常以自己當年讀中小學時的上進和自覺來教訓兒子的不自覺不上進。
  曉航一直懼怕爸爸,從不主動和爸爸說話,父子間的對話僅限於提問和簡單回答,宛如上下級。
  我幾乎要跺腳嘆息,這是多麼好的一個轉機,可惜又被家長破壞了
  不管怎樣,曉航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能保持在班級前幾名,所以初中也進入了一所不錯的中學。
  家長原以為曉航進入中學能在學習及生活方面變得主動些,但事實卻更不如意。他不但各種好習慣沒養成,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平庸。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家長動過很多腦筋,設計過很多獎懲辦法,這些方案在制訂時也徵得過孩子的同意,可到最後都由於孩子的不配合,執行不下去,在和家長的一次次爭吵衝突中,不了了之。
  當時曉航唯一感興趣的是電腦游戲,家長規定每天只能玩一小時,事實卻是他完全不按事先的規定行事,每天都找藉口拖延下機時間,常常需要父母強制關機,為此又沒少發生衝突。
  為了分散孩子對網游的痴迷,他們建議曉航去參加一些其他活動,父親還在百忙中抽時間陪他一起去打籃球。這個細節做得比較成功,曉航很快喜歡上了打籃球。因為他家就在大學校園裡住著,校園裡有幾處隨時開放的籃球場,曉航在球場上新認識了幾個同齡朋友,感覺很能玩到一起,班裡有幾個愛打籃球的同學也不時地來找他一起去打球,這讓曉航很快對電腦游戲失去興趣。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曉航又對籃球太迷戀了,陷入玩起來就不管不顧的狀態中,除了周末兩天要打,寒暑假整個假期,幾乎天天要去打。
  家長又開始焦慮,覺得他花在球場上的時間太多了。自從不玩電游後,曉航在學校的成績排名雖然進步不少,但離理想的名次還差很遠,父母認為他如果能再用功一些,名次還會大幅向前進步,於是又給他規定,不管平時還是假期,每周只許打一次,每次只許打一個半小時,包括路上的時間。
  孩子每次到球場前都答應按時回家,卻總不兌現承諾,媽媽就會生氣地跑到球場,強行把兒子叫回來。這弄得孩子非常不高興,說媽媽弄得他沒面子,同學們也都玩得不爽,他以後沒法和別人玩了。
  說到這裡,教授沉默了一會兒,語氣有些痛悔地說,可能我當時做得有些過分了,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一直表現得膽怯,那本來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同伴交往機會,那段時間確實看到他和同學往來得很好,臉上似乎也有了自信,可我沒在意這事。後來,大家確實不再找我兒子打球了,我當時心裡還暗暗有些高興,認為馬上要上高中了,3年關鍵期,少玩點也沒什麼,如果他能在學習方面多用些功,上一所好大學,進了大學再打籃球、再交朋友也不晚。
  聽到這裡,我也幾乎要跺腳嘆息,這是多麼好的一個轉機,可惜又被家長破壞了。不過,不需要我再說什麼,顯然教授已意識到自己的過失。
  在教授接下來的陳述中我得知,曉航不打籃球之後,重又陷入了對電游的痴迷,父母強行關電腦,他就玩手機。為了玩手機,會在衛生間蹲兩個小時,經常需要強行叫出來。高中幾年,幾乎全部是在和父母的衝突中走過,學習成績每況愈下,高考成績很不理想,只上了二本線。
  報考大學專業時,曉航想學計算機,但父母覺得他學計算機不過是為了滿足玩電游的欲望,將來不好找工作。於是硬說服兒子報考了父母上大學時所學的專業,因為父母現在研究的領域和從事的行業就是這個,將來好為他安排工作,媽媽還建議兒子將來報考她自己的碩士和博士。
  為這事,他們又和孩子發生衝突。父母認為選專業的事,是一輩子的大事,關係到將來的生存和發展,所以絕不讓步。父親更是一著急說出這樣的話,“就你這樣子,將來能自己找到工作嗎?還不得我幫你的忙!”
  最終孩子屈服,只提出一個條件,不在本地上大學,一定要到外地上大學,這一點父母原本也不同意,後來勉強同意了。
  這種控制力主觀願望是好的,客觀上卻形成對他人自由意志的剝奪
  孩子進入大學後,父母以為接下來只是需要為他的工作鋪路了,卻沒料到孩子一旦離開父母的監督,完全失控。現在看來,學業基本上不可能完成,很難畢業。畢業不了,就找不到工作,將來怎麼辦呢?
  說到這裡,這位好強而成功的教授流下了作為一個母親的傷心的眼淚,她哽咽著說,我小時候家長根本不管,全憑自覺,可我的孩子,我為他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卻這樣。你說,一個人的成長,到底是取決於教育還是他的天性?
  她這樣發問,顯得有些幼稚,和她剛纔流露的理性及自我反思很不符。也許她潛意識希望我說出是取決於天性,那樣她可能會稍有安慰,失敗感會有所減輕。但我知道她事實上心中已有答案了,她已意識到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所以,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點破和正面強化。所以我在安慰過她後,坦率地對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剖析。
  我說,天下沒有完美家長,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犯錯,你們當然也不例外。家長犯少量的錯誤是正常的,犯得多了,就是問題。你們對孩子犯了很多錯誤,所有的錯誤概括起來,其實都是一個,就是家長太強勢,不給孩子自由,也不給他自信。你的孩子降生在一個物質優裕的家庭,卻一直戴著精神枷鎖成長。
  教授臉上現出難以接受的表情,我停止說話,給她茶杯中續上水。沉默了一會兒,感覺她對我剛纔的話在情緒上有所消化,然後繼續說。
  你說你的家長“根本不管”你,也許你認為這是一種不盡職,但從教育的角度看,恰對你是一種成全。當年你們的家長文化程度不高,在精力或教育意識上的不到位,客觀上減少了對你們的控制,恰為你們的自由成長提供了空間。你們像撒落在原野上的種子,在沒有重大外力破壞作用下,憑藉著適當的雨露和陽光,即一些良好的教育契機,比如遇到過幾個不錯的老師,在學習上獲得過成就感,或偶爾發現了閱讀的樂趣,有較充足的玩耍時間等,你們的潛能於是得以充分發揮。
  而一些學歷較高或事業很成功的家長,像你和你的先生,作為社會人,十分優秀,作為家長,太強權了。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你們不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能量,就有可能對身邊的人形成超強的控制力。世間萬事,過猶不及,雖然這種控制力主觀願望是好的,可在客觀上卻形成對他人自由意志的剝奪。
  你兒子從小到大,需要事事聽命於家長的指令,沒有玩耍的自由,沒有時間安排上的自由,沒有發展愛好的自由,沒有選擇專業的自由,家長幾乎安排了他的一切,也不允許他犯錯誤,甚至不在乎他的面子……
  你們以為這就是教育,以為父母給孩子付出了很多,為孩子創造了好條件,其實你兒子一直生活在一種半窒息狀態中,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直沒有機會成長,只能慢慢萎縮。上大學前,只是因為父母的支撐,才能勉強應付學業。高考幾乎耗盡了他原本不多的能量,一旦離開家,遠離父母的操縱,又面對不喜歡的專業,他肯定無力管理自己,心理和意志出現崩潰,陷入半癱瘓狀態,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意外。
  教授的表情有驚訝有迷茫更有痛苦。我知道,我說得越到位,她此時越會心如刀絞。但能看得出,她理解了,只是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所以我們沉默著對飲了一杯茶後,我又補充了下麵的觀點。
  現在,“富二代”或“官二代”成了“問題青少年”的代名詞,社會習慣於把原因歸咎於他們的父母為富不仁或為官不仁,這種歸因太簡單。我相信絕大多數“富二代”和“官二代”孩子是好的,數一數我們聽說的“問題青少年”,就可以知道他們在群體總量中占的比例極小,只是媒體把他們放到聚光燈下,放大了他們的影響。
  去掉偏見,客觀地說,很多富人和官員是我們社會的精英,他們絕不會蠢到故意縱容自己的孩子放肆和墮落,恰恰相反,他們會比常人更期望孩子優秀,更害怕孩子出問題。如果有些人的孩子出問題了,父母的榜樣作用是一個原因,更多的恰是被管制過度了。父母能量越大,對兒童自由的剝奪越多,出現的後果就越嚴重……作為優秀的社會人,這是生產力;作為強權家長,則是破壞力。
  我不過是個拿鋤頭雕刻美玉的農夫,生硬把一塊璞玉一點點砸成小石頭
  教授突然對我說,你的分析確實有道理,讓我想到了我和我弟弟。我們倆的成長,可能正印證了這一點,我怎麼以前就沒想到呢?
  下麵是教授的講述:
  小時候,我每天要幫父母乾家務活兒和農活兒,弟弟被父母寵愛,什麼也不乾,我心裡不平衡,覺得委屈,內心總是苦悶。我大約10歲時,偶然一天,在村裡一家人的炕上發現一本書,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以至於忘了回家,結果被媽媽罵一頓。但那本破舊的書有一種魔力,吸引著我,我抑制不住地在第二天儘快做完家務活兒,又跑到那家人那裡去讀那本書。
  我發現,他家有很多我從沒聽說過的書,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那家人很好,允許我看,但不允許帶走,我就常常跑去坐在人家屋裡或院子里看。儘管我一再註意按時回家,卻常因看得太入迷忘了時間,耽誤了幹活兒,為此也沒少挨父母的責罵。責罵聲中,我讀了幾十本中外名著。
  小學畢業時,父母本不想讓我再上學,我哭著抗爭,一定要上。當時上學沒有目標,只是為了逃避繁重的家務活兒。我讀初一時,國家恢復高考,這讓我看到了希望,開始用功學習。學習對我來說並不是件難事,我成績非常出色,經常是年級第一名,所以到升高中時,父母就沒再阻攔,然後我順利地考上了大學,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這是父母萬萬沒有想到的。
  弟弟比我小5歲,從小顯得聰明伶俐,父母原本一心要把他培養成大學生,尤其我考上大學後,他們對弟弟更用心,什麼活兒也不讓他乾,父母的口頭禪就是“只要你好好學習,我們累死也心甘情願”。可弟弟一直不自覺,成績也不好,最終沒考上大學,且脾氣暴躁,好逸惡勞,什麼也乾不了,這讓父母大失所望。
  在我父母以及村裡人看來,我弟弟天生就沒出息,和我在一個家庭長大,父母對他也更用心,他卻稀狗屎糊不上牆。現在看來,雖然生活在一個家庭,我和弟弟遭遇的教育卻是不一樣的。正是因為父母對弟弟管制太多,在學習上給弟弟壓力太大,動不動因為學習的事情打罵弟弟,弟弟才變得越來越笨,越來越不上進。
  我點點頭,感覺她分析得非常好。
  教授又嘆息說,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認真負責的好家長,沒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根本沒超過我的父母,甚至還不如他們。我不過是個拿鋤頭雕刻美玉的農夫,這20年,生硬把一塊璞玉一點點砸成小石頭。你說我以後怎麼辦呢,怎麼才能把我對兒子造成的傷害修複好呢?我兒子還有救嗎?
  能想象出這位母親此時內心有多痛悔。我如實說,並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可以修複,有些傷害就是傷害,造成的陰影會綿延一生,無法痊愈。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人就完了,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帶著童年時代的某種心理創傷長大的,區別隻是輕重不同。就像人的機體有很強的自我修複能力一樣,人的心理也是這樣。先找到真正的病根,消滅致病原因,這就等於治愈了一半;然後對症下藥,情況肯定會有所好轉。所以,你首先要樹立信心。你孩子的問題是由於從小受到的管制太多,那麼從現在開始,把自由還給他,讓他慢慢學會為自己做主。眼下你們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他的學業問題,按你們以前的辦法,孩子不想上課不想考試,家長就是通過勸說和批評,逼迫他必須回到課堂。那麼,改變一下,把這個重大選擇交給孩子吧,他已是成年人了,你要相信他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和能力。你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理解、欣賞和建議——請註意,一定僅僅是“建議”,不是披著建議外衣的說服。
  翻越最艱難的心路雪山
  教授後來和我一直保持著聯繫,後面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她回去後,跟孩子談了一次話,剖析了自己和他父親這麼多年來在教育方面的失誤,真誠地表達了作為父母的痛悔之意,這讓孩子很是驚訝,然後不置可否。可能因為父母以前也曾給他道過歉,孩子並不認為這一次道歉和以前的有什麼不同。
  但她接下來的話讓孩子肯定沒想到,她告訴孩子,她現在完全理解他不想去上課和考試的心情,讓孩子不要著急,想想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她給孩子的建議是休學一年,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旅游,同時讀些自己想看的書。
  孩子同意休學一年,休學後並沒有像家長期望的那樣去閱讀或旅游,而是把自己關在卧室,整天晝夜顛倒地上網玩游戲,不洗頭髮不洗澡,也不出去和任何人交往,甚至不和父母說話。
  開始時,這種情況才持續了10多天,教授夫婦就難以忍受,打電話向我求助。我告訴她不要急,孩子的心理從無序走向有序,必然要經歷一個混亂期。就像我們的衣櫃,如果一開始我們只是滿足於錶面的整潔,根本不註意什麼東西該放在什麼位置,胡亂往裡塞,到櫃門關不上、領帶找不到的那天,想要重新整理時,就需要把裡面的東西都拿出來,這時,床上、地上堆滿了東西,整個家都亂了套,似乎還不如以前呢。但只要懷有信心,假以時間和合理安排,最後總會呈現出真正的有序。
  教授在這半年中經歷了無數的心理煎熬,孩子的表現經常令她崩潰,極度無助時就會給我打個電話。這個過程,與其說在等待孩子變化,不如說她自己翻越了最艱難的心路雪山。她還要去說服丈夫,讓丈夫理解當下任孩子“墮落”的意義,阻止丈夫破壞性的行為。她不僅自己翻雪山,還攙著一個人去翻!我很佩服她自我批判的勇氣和自我反思的能力,這個瞬間,我看到了一個學者的理性和智慧。
  她不但放棄對孩子的控制,同時給孩子賦權。小到讓兒子決定晚上吃什麼、周末去爬山還是睡懶覺,大到她的課題選題哪個更好等,在各種事情上都盡可能讓孩子感覺到他自己有想法、有能力、有話語權,讓他感覺父母多麼需要他。
  慢慢地,兒子不再抗拒她,開始和父母有了交流。半年後開始變得有笑容了。教授說,在孩子剛休學的第一個月,她其實心裡還是有些不能真正接受兒子不上學的現實。促使她徹底改變的一件事是,她有一次無意中看到兒子寫在電腦中的私密日記,驚出一身冷汗,兒子居然有自殺的打算,開始寫死亡倒計時日記。她萬萬沒有想到兒子活得這樣痛苦,連生命都打算放棄了,而自己以前卻只是簡單地在“上進心”問題上和孩子糾纏不休。
  聯想到現在大學里動不動就有學生跳樓自殺,她開始了真正的反思,什麼是教育,什麼是給孩子真正的幸福?所以孩子休學一年後,還是不想回學校,提出想退學,她對孩子說,媽媽相信你這個決定不是隨便作出來的,你肯定是想好了才提出來的。聽從你內心的召喚,選擇你願意選擇的,這肯定沒錯。
  她知道兒子當時並沒想好退學後去做什麼,為了不讓兒子焦慮痛苦,她安慰孩子說,你可能眼下沒想好下一步去做什麼,不著急,人生很長,尋找路徑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跟著感覺走就可以了。
  無疑,媽媽的話給了兒子巨大的安慰和信心。辦了退學手續後,她兒子又在家裡“墮落”了半年,然後有一天突然對她說,感覺在校園裡開個果蔬飲品店應該不錯,然後對媽媽講了他的分析和計劃。她沒想到兒子把事情講得頭頭是道,而且想法已比較成熟。當然,媽媽是全力支持,和孩子一起研發了幾種產品,又租了一個幾平方米的小店。
  自己是大學教授,兒子是校園裡賣飲品的,這在以前是絕不可能想象的。教授說如果不轉變觀念,且不說考慮孩子的前途,單是出於自己的虛榮心,她也受不了。但現在,她完全能接受這一切。兒子的變化至少讓她放心了,也看到他自立的希望。
  教授後來寫郵件陸續告訴我,他兒子的飲品店開得很好,因為貨真價實,且他兒子對誰都很友善,生意一直很好,還在另一所大學開了分店,雇了小伙計。至於他將來是生意越做越大當老闆,還是一輩子就開小店過小日子,或是再回校園上學,重新開始一種選擇,這都順其自然吧,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有正常的日子,有幸福感。她相信孩子只要有正常的心態,總會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有限,來理解和指導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
  經常有人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我的答案是:想象力不用培養,不限制就是培養。在教育上,並非家長做得越多越好,有時恰恰相反。尤其在培養孩子想象力方面,我認為“少就是多”是一條黃金法則。
  因為成人常常受制於經驗和常識的束縛,自己如果不是想象力豐富的人,在培養孩子想象力方面其實非常有限。賣菜的小販可以稱出一筐土豆的重量,但他不相信有人會稱出地球的重量,他的常識中,稱重只有一桿秤。家長不要以自己的有限,來理解和指導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如果你想培養一個能算出地球重量的人,最好不要把他的思維早早地固定到秤桿上。減少干涉,才能給孩子留下開闊的思考空間。
  “教育”並不是單純的規範和監督,其實,“放縱”也是一種教育,是一種形式消極、意義卻積極的教育。在這種“縱容”下,孩子可能損壞一些東西,可能製造更多家務,甚至可能受點小傷,而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軌道上。
  “規矩”固然是社會生活的必需,人們常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但是,在兒童教育中,則是“規矩太多,難成方圓”。
  不要急於給孩子立規矩,尤其在他們認識世界的初期。有人說“規矩是用來打破的”,這句話用在兒童教育上是再恰當不過。兒童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探索的欲望充滿體內的每個細胞,而且,他們不知道行為的邊界,所以常常會做出格的事或闖禍。在這樣的一個關鍵期,家長要以正面心態面對孩子的種種“壞行為”,只要不危險,不妨礙他人利益,都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並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也許恰恰相反,由於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辨識世界、適應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無趣和謹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棄的墮落中。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如果家長急於以一種成人世界的思維和標準來限制、規範孩子,很容易壓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們的自由意志和創造力停止生長,乃至萎縮;壓抑感還容易刺激出負面情緒,讓孩子出現逆反或是自我封閉癥狀。有的家庭,甚至孩子把沙發巾弄皺了都要遭到訓斥。一個錶面上纖塵不染、井井有條的家,維護它的代價是孩子失去了自在和放鬆的生活。20年後,整潔的家中坐一個規規矩矩、毫無創造力、沒有自我調整和選擇、判斷能力的人——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幾乎所有人在培養孩子的目標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卻大相徑庭。有太多的家長或老師表現出行為與目標的分裂,這些分裂表現為:一邊贊美著創造力,一邊刻意培養謹小慎微的人;一邊欣賞著寬容,一邊對孩子苛求挑剔;一邊呼籲著要尊重孩子,一邊執行棍棒或羞辱教育。
  近年來國人喜歡探討的一個話題是,為什麼中國本土沒有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人們總喜歡把板子打到中國的學校教育上。學校教育固然有其弊端,但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處處受限,不能做一點點反常規的事,不能有一點點出格行為,創造力和探索意識被處處壓抑,早早萎縮,如何能指望學校培養出愛因斯坦呢?
  如果認識不到自由的價值,思維就會表現得懶惰,方法就會簡單到只是嚴加控制,一種控制行不通,僅僅是換一種控制方式。看到一位網友留言,他說,考察3年發現,自由是需要花錢的。當地幼兒園,凡講紀律的每月2000元,凡講自由的每月4000元——這宛如一個笑話,“自由”竟是要花大價錢買的。
  盧梭認為,只要把自由的原理應用於兒童,就可源源不斷地得出各種教育的法則。給孩子自由確實比管束更難,但理解透了,其實就會變得簡單。
  在教育中,自由就是空氣,看不到摸不著。你可以不去關註它,甚至可以不承認它,但絕不能缺少它。沒有自由就沒有教育,一個人,必須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自由不是信馬由韁,自由是一種可以舒展的空間,是一種能夠托舉的力量,它讓孩子有能力去選擇,並且有能力抵抗生活中的一切虛假和脆弱。  (原標題:生命的弓與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56orkvs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